校园新闻
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发展 提升党校综合实力
当前,嘉定正全力打造创新活力之城,致力于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党校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嘉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我们认为,必须扬长避短,优化路径,才能取得实效。
一、把握教研咨一体化发展的新定位
教研咨一体化发展是党校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必须适应嘉定实际需要,体现党校特色,在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中扬长避短,努力做到“三个防止”。
(一)突出党校部门优势,防止脱离中心。党校要充分发挥作为党委重要部门的优势和影响力,必须主动作为。长期以来,党校牢固树立“靠上去服务”的理念,坚持做到“三个贴近”:贴近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贴近嘉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贴近嘉定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充分体现党校为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的功能。
(二)突出党校理论优势,防止同质竞争。党校教师具有理论素养、科学研究、实践积累的综合优势。党校发挥教师团队集体智慧方面,重点突出专业特色,提供有创意、有个性、现实管用的对策建议,努力承担起“党委政府决策方案的建言者,政策效果的评估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三)突出党校学员优势,防止自娱自乐。党校学员主要是领导干部,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的理论水平,有的还是某些领域的专家,是党校做好科研、决策咨询工作的宝贵资源。嘉定党校通过专题研讨、社会调研等途径,让学员参与到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咨政调研之中。
二、创新教研咨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
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发展,既要有高度,又要有深度,既要重理论,又要重实践,既要面对新时代要求,又要回应社会关切,党校努力做到“三个突破”。
(一)突破机构壁垒,融通高端资源。嘉定区委在与上海市委党校保持战略合作的基础上,与中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对事关嘉定长远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围绕“三大功能、五个嘉定建设”的要求,通过借力、借势、借智,引领党校教研咨一体化发展。
(二)突破地域壁垒,激活比较优势。在与山东临沂、河南红旗渠、江西井冈山、安徽金寨等地保持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嘉定党校与古田干部学院、“嘉昆太”党校系统签订合作协议书,发挥彼此在教学资源、科研咨政、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形成以协调机制为动力、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分工协作为方式的合作模式。
(三)突破师生壁垒,畅通信息渠道。党校首创了教学指导员岗位,成立了由组织员、班主任、教学指导员共同组成的项目组,为教师全方位了解区情创造机会。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为指导,聚焦实证研究、聚焦领导干部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将课堂与课题,学员与教员融合起来,实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的良性循环。
三、展示教研咨一体化发展的新成果
通过扬长避短,优化路径,嘉定党校用科研成果反哺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取得了一批实实在在的成果,体现出“三个进一步”。
(一)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一方面组织力量及时将调研和科研获得的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开发成专题课。比如:以大调研大走访工作中发现的民生问题为基础,把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课题开发成辩论式研讨课“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搬进了党校课堂,受到学员好评。另一方面,积极挖掘嘉定800年的史料和史实。从爱国爱乡、重教崇文、清廉低调、创新求变的丰富案例和故事中,结合党性教育,对嘉定历史进行了深度解读。
(二)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2017年,党校张敬芬副教授《社会治理视域下区域化党建创新机制研究——以马陆镇为例》课题中标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实现了在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中标中“零”的突破。2018年,调研报告《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突出问题及建议——基于上海市嘉定区情况的调研》,登载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新智库专报”中,并获时光辉副市长肯定性批示。另一篇《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对上海市嘉定区的实地调研》的专题报告,也获上海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同志肯定性批示。
(三)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一方面完善能力提升机制。在安排教师定期培训、一线调研、挂职锻炼、基层宣讲的同时,要求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明确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的方向,设定阶段性目标,制定具体措施,不断推动全体教师教研咨一体化意识的增强和教研咨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优化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吸收系统内外科研管理的经验,召开了教师座谈会,共同完善最新版师资考核评价体系、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办法,积极试行岗位等级、工作业绩与薪酬福利挂钩的机制,努力促进党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有机融合。特别是在科研经费的配备上,除了教师中标的经费之外,还增加了自有资金的配套比例,形成教研人员“人人重科研、个个做课题”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嘉定党校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切实增强做好党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继续把准定位,优化路径,提升教研咨一体化的能级和党校综合实力,努力为建设全市一流党校而继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