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嘉定党校教研咨一体化建设的新探索

作者:张琳发布时间:2015-06-12

      为更好地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建设,嘉定党校明确定位、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和决策咨询的协调发展。
      一、教研咨一体化建设的新定位
      “教学决定生存,科研决定水平,咨询决定地位”。嘉定党校在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实践中,努力凸显三大优势。
      突出党校部门优势。发挥作为党委重要部门的优势和影响力,必须要找准路径。嘉定党校牢固树立“靠上去服务”的理念,坚持做到“三个贴近”:贴近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贴近嘉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贴近嘉定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充分体现党校为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的功能。
      突出党校学员优势。党校学员主要是领导干部,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的理论水平,有的还是某些领域的专家,是党校做好科研、决咨工作的宝贵资源。嘉定党校通过专题研讨、社会调研等途径,让学员参与到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咨政调研之中。
      突出党校理论优势。党校教师具有理论素养、科学研究、实践积累的综合优势。嘉定党校发挥教师团队集体智慧,努力承担起“党委政府决策方案的建言者,政策效果的评估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重点突出专业特色,提供有创意、有个性、具有真知、有效管用的对策建议。
      二、教研咨一体化实现路径的新转变
      推进教研咨一体化,既要有高度,又要接地气,既要重理论,又要重实践,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嘉定党校做到“三个注重”。
      注重战略合作。以市委党校与嘉定区委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与市委党校合作开展“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研究”、“零距离服务群众工程研究”、“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嘉定与周边城市比较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在社会调研、理论研究、问题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打造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专题报告、“零距离服务群众工程”课题总报告和《内参专报》等多项研究成果,为地方重大改革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决策酝酿。
      注重部门协同。以区委区政府重大工作部署为重点,加强部门联动,开展跨部门合作课题研究。围绕贯彻落实市委“1+6”文件精神,结合嘉定实际,参与制定了嘉定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相关政策。与区委组织部等部门一起,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嘉定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实施意见》、《嘉定区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培训大纲》,编写了“班长工程”相关教材等,通过多部门合作,有力促进了科研成果与教学培训、咨政决策的有机融合。
      注重多种形式的展示。教研咨一体化的综合实力和水平不仅反映在教学培训上,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党校的核心竞争力。嘉定党校把研究课题作为教研咨的中心环节,把参与起草报告作为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基本途径,把参与拟定政策作为转化研究成果的有效载体,通过不同的形式体现了党校的综合实力。
      三、教研咨一体化运作机制的新保障
      为了保障教研咨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嘉定党校注重健全完善相关的机制。
      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在组织架构上,形成了“2+X”科研运行机制。即组织部、党校联合区内其他职能部门,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合作开展调查研究、联手形成调研成果、共同为解决现实问题出谋划策。在统筹规划上,每年制定重点科研工作指南、新课题立项工作指南,聚焦区委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对全年的教学、科研、决咨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在内部管理上,教研室负责统筹协调,党建研究室、经济研究室具体抓落实。
      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了《教研人员科研咨询工作考核办法》、《优秀科研咨询成果评选及奖励办法》、《校级课题管理办法》等制度,对科研规划、科研活动、课题立项与结项、科研成果的认定、奖励办法等作了详细规定,并重点加大对决策咨询类成果的奖励力度,形成全校教师“人人重科研、个个做课题”的良好氛围。
      完善能力提升机制。在安排教师定期培训、一线调研、挂职锻炼、基层宣讲的同时,要求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明确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的方向,设定阶段性目标,制定具体措施,不断推动全体教师教研咨一体化意识的增强和教研咨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